儒生,甚至赫赫有名的大儒,都聚集在陶小吴座下,听着陶小吴讲经。
“谦为卦,坤上艮下,地中有山也。地体卑下,山,高大之物,而居地之下,谦之象也。
以崇高之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
其有既大,不可至于盈满,必在谦损,故大有之后,受之以谦也。
君子有终,君子志存乎谦巽,达理,故乐天而不竞,内充,故退让而不矜,安履乎谦,终身不易,自卑而人益尊之,自晦而德益光显,此所谓君子有终也。”
陶小吴坐在台上,侃侃而谈。
台下的诸多儒生大儒们听着,都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倒不是陶小吴所宣讲的理论有着多么高妙,乃至于天花乱坠,顽石点头。
而是这些大虞儒生们以前根本都没有想过,居然能够从这方面来阐述易理
大易之道,乃是阐述天道。
在汉儒,以及这方世界的大虞时代的儒学当中,更是发展为神秘主义的谶讳之学,用来占卜预言,同时也是来阐述天人感应。
解读神庭旨意,人道和天道之间的种种关联等等
然而此时,听着陶小吴讲这大易之道,居然将这些天人感应之类东西全部抛弃,而全部是从人道义理方面来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