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日本人自己不想增强防护水平么?显然不是的。实际上,日本陆上自卫队既不是不了解世界的发展趋势,也并非不想增强89式战车的防护力,他们一直认为该车的装备数量很少,如果加装不适宜批量生产的附加装甲会导致成本更高,就这样犹豫不决最终没能向财政省提出来,现在只能“放弃”对89式步兵战车装甲防护能力的增强计划。
战术运用
伴随坦克作战是89式步兵战车的研制思想,协同坦克行动的基本任务就是完成坦克难以承担的重要详细敌情(反坦克武器、障碍)的搜集以及敌目标摧毁和障碍清除等任务。日本著名战车杂志《年8月号对89式步兵战车的战术运用作了简要的介绍:当攻击坚固阵地或武器配置不明的阵地时,搭载步兵需要下车,紧密配合坦克和步兵战车车载武器作战;在夺取阵地后,为了确保此阵地不失,也应展开与以上相同的战斗行动。这是对步兵战车来讲最为困难的进攻阵地作战,这种步坦协同作战如果得以实施的话,其他战术行动的配合就会更加容易。
对于具体战术运用,训练资料作了如下说明:
接敌迫近时的行动:边准备战斗,边选定适当的跃进方法前进。跃进方法分逐次跃进和交替跃进。各处跃进的距离根据支援坦克或者步兵战车的有效射程、地形、地物和视界等情况确定。逐次跃进是指在不明情况时,有可能会突然蒙受敌人射击,因而有必要慎重前进,此时采取逐次跃进方法;交替跃进则指必须迅速前进,而且需要判断前进路线的状况,这时采取交替跃进方法。
攻击:步兵战车和坦克组成的力量称为步坦组(队),通常采用如下的编制实施攻击:步兵连+坦克连或坦克排,或者坦克连+步兵排,这种组合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威力,互相取长补短,作为有机结合的战斗分队行动。
步坦组的攻击要领分2种:同坐标轴,适用于接近目标路线适合开展机动之时,采取此方法较易实现步坦综合战斗力的发挥与突击调整;异坐标轴,适用于步坦各自合适的接近路线出现不同清况之时等。采用此方法可充分发挥步兵战车和坦克的能力,而且会不得已造成两个对敌战斗的局面,但是两者配合需引起重视。
攻击中最大的难关也是重要阶段,就是突进阶段。乘车突击,在地形适合坦克、步兵战车开展机动时,并能事先排除阵前的反坦克障碍物和取得击毁、压制敌反坦克武器的支援火力,可实施乘车突击。要领是进攻并继续通过突击线,突进至有友方武器支援的敌阵地。这时,通常是步兵战车紧跟坦克前进,以保护坦克的侧面和后面,在这种情况下,89式步兵战车决对能发挥威力,这也是明显区别于以往装甲输送车的重要一点。下车突击,在难以展开乘车突击时实施,其要领是首先让步兵分队下车前进,坦克分队跟随其后,但是当视界、射界或坦克、步兵战车行动受限时,或者当进入了不明敌情的地域时,步兵战车和坦克并列协同。
关于采取相同的“突进要领”、哪个分队作先导的问题,有以下3种形式供选择:
坦克为先导。依靠坦克的火力和机动能力向敌阵地突进,然后使步兵紧跟其后,以迅速夺取目标.这样做的前提条件是在突击前确保敌阵地地雷区等有坦克用通路,而且敌坦克和反坦克武器等比较薄弱。
步坦同时突进。通过两者的密切配合,发挥步坦战斗力,突进到敌阵地,以夺取目标。
步兵为先导。在可以判断敌迫击炮火力已经受到压制之时,而且还判断,如不夺取敌阵地,就不能确保坦克通过地雷区,或者因为敌坦克、反坦克武器等,坦克突击会蒙受很大的损失。
防空行动:作战中,应经常警惕敌飞机及武装直升机的攻击,通常,为不给敌人以攻击的机会,可采取伪装、隐蔽和分散等方法,有时还可用机关炮开展自卫战斗。
总体评价
89式步兵战车的单车采购价格为6.8亿日元,不考虑国内和国际价格问题,仅统一折算成日元,单价2.3亿日元(1994年挪威陆军购买),“武士”步兵战车单价1.27亿日元,可见89式战车的价格是很高的。过高的价格意味着装备数量的缩水,2004年,日本陆上自卫队因89式步兵战车价格过高而以69辆结束了采购,结果第7师唯一的步兵团——第11步兵团装备的73式装甲输送车未能实现全部更换。89式步兵战车作为日本陆上自卫队第三代履带式装甲战车,综合性能指标没有太大缺陷,火力与机动能力上可圈可点,与西方同类步兵战车的能力相比基本持平,唯独防护能力过于低下,这恐怕也制约89式步兵战车成为同类战车中佼佼者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