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有个性的王神医(1 / 2)

三国之蜀汉再起 昊天 2587 字 2018-02-08

“这位王神医是谁?”刘谌有些好奇的问道。

在他看来,能够被百姓称为神医的人并不多见。最起码在这个时代除了已经故去的华佗与李当之外,他还真不清楚还有哪些名医了。“回陛下,王神医名叫王叔和,据说他老人家是医部左尚书的朋友。左尚书曾有意邀请他到医部担任医部郎中一职,但是被他拒绝了。后来,左尚书再三邀请,才在襄阳担任了医学院的院长,负责教授培养

医匠。”阎式连忙介绍道。顿了顿,阎式又接着补充道:“数日之前,左尚书带着大批的医匠来到豫州,途径长社后,正好遇到了王神医,便留下一些医匠帮忙,自己去了颍川。而王神医到来之后,亲自带着一帮医匠救治了不少病情

严重的疫病百姓,被百姓们尊称为王神医。”

身为这里的实际掌管负责人,阎式对里面经常出入的人,还是十分的了解。在这一点上,即便是豫州的掌舵人刘杰也没有他清楚。

刘谌微微颔首,嘴中默念了几遍王叔和的名字后,感觉似乎仍然有些陌生,便开口道:“走,我们进去看看王神医是如何诊治疫病的吧!”

其实刘谌不清楚王叔和并不奇怪,毕竟即便身为穿越众,他也不可能什么领域的人都知道。然而这个王叔和在西晋正史上,也是有他一笔的。

王叔和名熙,以字行,高平人。生于东汉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正史中,迁为太医令,掌管朝廷医政。中晚年,王叔和辞官居住在了襄阳。在中医学发展史上,王叔和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他对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进行整理,二是他经过几十年的精心研究,在吸收扁鹊、华佗、张仲景等古代著名医学家的脉诊理论学说的基础

上,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终于写成了我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的脉学专著《脉经》。

《脉经》一书共计10万多字,10卷,98篇。书中总结发展了西晋以前的脉学经验,将脉的生理、病理变化类列为脉象24种,使脉学正式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一门科学。

可以说,他对华夏中医的贡献是极大的。而从他曾经对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整理中,也能够看出他对于疫病也是有一定的研究。毕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就是一本针对疫病的医疗书籍。刘谌与刘杰等数名御林军士卒刚步入帐篷,便闻到了一股刺鼻的中草药味。刘谌并没有在意,环顾四周,但见这个帐篷很大,里面有十个地铺。地铺其实就是一些枯草与被褥构成的简单床铺,上面或坐或

躺着十几名带着口罩与手套的百姓。

那些百姓的因为带着口罩的缘故,并不能看清楚他们的神态变化。但是从他们紧盯着王叔和所在的地铺前时,仍然可以看出他们眼神之中的关切与紧张。其实这也很容易理解,毕竟生活在一起已经有一段时日了。同为贫苦乡亲,又因为疫病的原因住在一个帐篷,多少会有些感情。只是他们也同样会担心虎头病重,会不会让他们自己的疫情加重,所以难免

有些紧张。

刘谌向前几步,来到王叔和的身后,还没有看清楚躺在病榻之上,那个叫做虎头的疫病患儿长什么样,王叔和感觉身后光线突然一暗,却是回过头来了。

“这里是疫病患者的住所,闲杂人等出去!”王叔和皱眉紧蹙,不悦的说道。

此时的王叔和带着口罩,虽然看不清面庞。但是一头花白的头发与鄂下花白的胡须,配上略显苍老的声音,不难看出他应该年纪至少六十岁以上了。

刘谌却是微微一愣,从他复国的那一刻起,还从未有过人对他如此说过话。而刘谌也从没有想过自己进来视察,居然会被人嫌弃,甚至要赶自己出去。

“呃……”看着头发花白,虽然带着口罩,却仍然不难看出神情有些倔强的王叔和,刘谌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作答了。“大胆,你知道你眼前这位是谁吗!”身为御林军侍卫统领的何夔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王叔和当众如此不给刘谌面子而不顾。只是他一时还没有想清楚到底要不要说出刘谌的真实身份,所以才说出了一个半

恐吓式的话语。王叔和显然并没有被何夔的话所震慑,语气不变,十分倔强的说道:“老夫不管你们是谁!这里是病房,这里只有医者与病人。在病房里,老夫是医者,一切都得听老夫的!哪怕是皇帝陛下亲至,老夫也同

样是这句话!”

何夔被这倔强的老头差点给气乐了,眼前他要赶走的这位,可不就是蜀汉的皇帝陛下刘谌吗!

刘谌摆手制止了打算发飙的何夔,道:“你们先出去吧!这里是病房,确实不适合那么多人在这里站着。”何夔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服从命令的带着侍卫在门口守卫了。此时,帐篷内仅有刘谌与刘杰二人了。他毕竟是皇帝,若真这样灰溜溜的被一个医匠赶出去,刘谌也觉得脸上无光。他能够做到这样,已经算

是很难得了。

王叔和最初的打算是让他们全部都出去,可是刘谌却只是让随从出去,自己和另外一个看起来就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