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传说(1 / 2)

婵衣仔细想想,最后决定写一篇法华经上去,秀丽的簪花小楷密密实实的布满了花灯的底座,都没有将一整篇写完,她皱眉思索该如何才能写的全。

楚少渊轻声对她道:“无妨的,只要心意到了,母妃会知道的。”

说的也是,反正如今还没有到正日子,等到了日子再放水灯,再请寺院里的僧人多做几场法事好了。

她点头:“你说的那个寺院,我们明日便去看看吧。”

一边与他说话,一边将莲花灯放到水中,双手合十请着愿。

希望母妃魂归离天在天上照看着夫君,好叫那些魑魅魍魉不敢近身,好叫他往后的日子平安顺遂,一生无忧。

将愿请完,再转过头去,就看见楚少渊盯着那盏莲花灯愣神。

小小的莲花灯承载着两人的追思,顺着河道里头的溪流缓缓的漂向了远处,一点儿也没有留恋的样子,如同当年宸贵妃的死一般,干脆利落,叫人心生感慨。

婵衣忍不住握住楚少渊的手:“别难过,逝者已矣,母妃也不希望看见你这样的伤心。”

这些年,楚少渊从来没有这样光明正大的祭拜过宸贵妃,不但是因为宸贵妃的死是一个禁忌,更多的原因是他还没有给自个儿的母妃报仇,他怎么有脸面去祭拜母妃,怎么有脸去面对母妃!

只是今天,在这样一个潺潺流水声不绝的小镇,有心爱的女子陪在身边,他才有了这样的勇气,他才知道人的生命并非全在于报仇雪恨这件事上头的,也有人关心他,将他放在心上,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母妃一个人才会将他视作珍宝。

楚少渊嘴角隐隐含笑,点头紧握住她的手:“时辰不早了,既然明早要去寺里,我们就早些回去歇息。”

两人顺着来时的路,沿着河道边儿缓缓的往回走。

街上纳凉的人也都三三两两的往家走,不少人看见河道里漂浮的水灯,都往河道上头瞟,有一些甚至直接围在河堤旁驻足观看。

三三两两的谈话声传进耳朵,却叫楚少渊眉心皱起。

“老篾匠又在放水灯了啊?”

“是啊,这都十来年了,那些人也都死了十来年,他倒是每年都不落。”

“谁说不是,平日里闷不吭声就跟个愣子似得,谁能想到他前些年还是河工上头的一把好手?”

“哎,你等等,什么河工上头的一把好手?怎么我没听说过?”

“是宋爷呀,您才搬来没几年,不知道,我们凝云镇原先可没有这么冷清,前些年凝云镇可是红火热闹的,自从十几年前的那场水患,将凝云镇闹得荒无人烟的。”

“怎么还有水患?凝云镇不是河堤一直很牢固么?”

“嗨,您这就不知道了,凝云镇的河堤也是十几年前的那场水患之后才修得牢固的,毕竟离着云州近,有个什么水患总是要牵连到云州的。”

“那场水患我也知道,当时我还小,好像是说百年不遇的大水,把镇上百来口人都淹死了。”

“什么呀,你压根儿就不知道,被淹死的岂止是百来口人,那几乎要五六百口了,你说的百来口人,是河堤上头的河工的人数,你没瞧见老篾匠每逢初一十五都要烧那么多纸钱?就是为了那百来口的河工烧的!”

听到这里,楚少渊觉得有些不太对劲,十几年之前的工部,不是泰王掌管的么?怎么会有这么大的事情发生?

他在工部那么长的时间,公文也整理了不少,但关于十几年前的记录却保存的很少,像是有人故意将这些过往都抹掉了一般,叫他连查都无法查,所以关于镇国公跟辅国公的一些陈年往事,也都是道听途说,并没有实际的看到过公文上的描述。

他忍不住上前,“这位大哥,您刚才所说的这件事,可否能够细说一二?”

正在跟身边人谈话的壮汉被忽然冒出来的楚少渊吓了一跳,像是乍然想到什么似得,连声道:“我可什么都没说过,我也什么都不知道,您问错人了!”

楚少渊不死心,还想要追问,可那人却一边儿打着哈欠一边儿跟友人告别:“今儿天色太晚了,咱们改日再聚聚,宋爷,您也早些回吧,回见,回见!”

说着话便大步的往家里走,一点儿也没搭理楚少渊。

楚少渊郁结,转过身来看向其他人,而那些人也察觉到不大对头,纷纷作鸟兽散。

婵衣虽不知他为何这么在意这几人说的话,但瞧见他有些落寞的立在那里,连忙宽慰他:“别着急,咱们在镇子上多逗留几日,既然有人谈论,那说明知道内情的人不会太少,方才他们不是还说到那个老篾匠么?咱们可以找他问问,说不准他知道些什么。”

楚少渊心中觉得有些怪异,工部的事情向来不会太隐秘,且办得差事也大都能查到,尤其是跟河道上头有关系的差事,听见这样的事情,又是事关泰王,他难免要上心一些,重要的是前朝的事情大多是语焉不详的,母妃当年如何帮着父王登基帝位,也没有人说起过,所以他一定要知道这些事情的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