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3章 放虎归山(1 / 2)

唐朝好地主 木子蓝色 2481 字 2017-08-19

李已经谢恩离去,李世民独自坐在交椅上沉思。

“也许我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李世民轻声叹声,皇后长孙氏从暖壶里倒出刚炖好的老鸡汤。

“陛下,趁热喝了,最近你天天宵衣旰食,面色都憔悴了许多。”

李世民拿起汤匙,舀了一勺。

“味道真不错,又香又浓。”

连喝了好几口,他才停了下来,“观音婢,你说朕做的对吗?”

长孙皇后本来并不想在这些大事上插嘴,以免影响到丈夫的判断。可见他充满迷茫,还是忍不住道,“臣妾请问陛下,既然陛下心中有犹豫,又为何要下这个旨意呢?”

李世民轻笑。

他把皇后拉到面前,牵起他的手抚摸着,皇后为后宫之,可却常常亲自下厨为他做饭做菜炖汤,甚至还常常夜里亲自为他和皇子们织羊毛衫。又亲自教导公主们读书学问,这真是一个停不下来的皇后,这后宫说来也不少人,嫔妃等就有数十,更别说庞大的内侍宫女群了。

可这么大的皇宫内廷,皇后却能管理的井井有条。

“观音婢,确实没有人逼迫朕做这样的决定。我之所以下这旨意,实因内心里有直有一个这样的声音,我无法忽视。我仔细的审视了我和文远自相识以来的点点滴滴,最初是在河北洺州城下。”

“朕还记得,当时朕喝了李酿造的白酒,你也知道我酒力不好,结果一下子就醉了。醉后下令让李入洺州城劝降,这几乎是送死之行。当时连士兵都不是的张三真去了,而且还成功的替我拿下了洺州城,可事后,他却并没有怪罪朕。”

“自那以后,朕就留意上他了。后来还去过灞上他家,接触越多,现越看不透此人。”

想起那些点滴,李世民也不胜感叹。

更何况,李后来对他的帮助越来越大,甚至是屡屡救他的命。陇西一战,他差点兵败身亡,关键时候,是李不顾危险,带着一群民夫吓退了吐谷浑大军,挽救了他。

玄武门之变前,他已经山穷水尽,又是李,助他逆转局势,一举夺得天下。

此后几次突厥来犯,李都力挽狂澜。

更别说此后李主导推行贞观新政,让刚统一天下没多久,还处处烂摊子的大唐,迅的强大起来。

还有这次复辟之乱,也是有李,才能这么快的平定叛乱,把叛乱的影响最快的消除掉。

“朕思来想去,李的功劳,太大了。而朕给他的赏赐,太少了。这并不公平,他对朕忠心耿耿,毫无二心,可朕却开始四处提防,这不对,朕太小气了。”

长孙皇后并没做评价,她只是轻抚着丈夫的手背。

“陛下是一国之君,你考虑的更长远。”

“是啊,朕以前也是这样想,觉得有备无患。但经历这次复辟之乱后,朕想法却又变了。真心才能换真心,如果朕一次次的亏待李,那他还会一直保持对朕的忠心吗?人心都是肉长的,朕不能这样对他。”

“否则天下人都会小瞧朕,如果朕连一个李都对不住,谁以后还肯为朕效忠卖命。”

“无忌总跟朕说,要防着李,说李有本事,有声望,还有人脉有财势。但朕仔细想过,李确实有本事,也有钱财,但那又如何,李也只是大唐的臣子。李有许多姻亲,有许多人脉不错,可只要朕处事公平,李有何理由反对朕,或者说当李真要反朕的那一天,他的那些姻亲朋友,难道就会选择他而非朕?”

“秦琼、程咬金、崔干、郑善果、孙伏伽、马周等等这些人,朕相信他们不是那种人。朕没有哪里对不起李,如果李反朕,他以什么理由反?若师出无名,他只会被全天下的人唾弃而不是支持。”

长孙皇后道,“看来陛下对此事真的是考虑的很清楚。”

“是的,想了许久,也想了许多。朕是天子,是这四海之主,朕应当大气,应当胸襟宽广。朕不应当拿一块封地做文章,那样只会寒了忠臣将士们的心。让李自己去把越国打下来吧,反正他有钱,用兵的开支都归他自己出。”

李世民说到这里笑了笑,“封地打下来了,朕其实也不用担心什么。那只是三百里封地而已,天高地远,十分荒僻,要经营起来,得需要很长的时间。就算李能够很快把那里经营起来,朕也不用担心什么。”

“他的封国并不是独立的,等封地热闹了,朝廷到时会选派官吏过去管理,甚至调驻军队。”

“只要朕和李,都做好份内之事,谨守君臣本份,那就会一直很好。”

皇后给李世民又盛了一碗汤。

“既然如此,那陛下还担忧什么呢?”

李世民摇了摇头。

“话虽如此,但是朕心里确实还有隐约有几分担忧。李此人,本事太强了,这一放出去,就如同是风筝断了线,再无法操控了。朕也不敢说,事情就会完全朝着朕希望的方向展。”

“不过罢了,朕不能因为这点担忧,就因此要把李留在京中一辈子。那样做,是不对的,朕不能把一个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