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商社在白沙城里只是一个很小的商社,小到无足轻重。跟那些有背景有靠山、随便跺一下脚都会引起白沙城乱颤的大型商会相比,连根牛毛都算不上。
商社的老板苏有财是土生土长的白沙城人,当初大量在战争中流离失所的平民涌入白沙城中时,靠着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一点钱,在城里开了一家小杂货铺。
苏有财也算有些眼光,本来在小赚一笔后,看准了经营战略物资是条很好的发财之路,也打算借着人头熟的优势在这条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的。
但也正由于土生土长的原因,缺乏大量资金跟雄厚背景的支持,很快就被一些外来势力挤垮。
那些外来势力个个都有来历有背景,这成为他们最大的优势。在大把大把的资金洒下去后,那些外来势力迅速成长为商业巨头,让许多像苏有财一样的本地商铺根本无法生存。
资金方面的劣势还不是最主要的,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外来势力根本就不讲讲究商业规矩。
他们手中豢养着大量的闲散武者,看到哪一家没有背景的商铺想要冒头,就会不分清红皂白地打上门来。不少本地的商铺就是这样被搞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生在乱世,人命如草,不要说想有所做为,很多时候就连想苟且偷生也是不容易的。
苏有财不光有眼力,还很有头脑。在被人欺负了几次后,果断地把目光瞄向了白沙城中刚刚兴起来的武道道场。
他准备让自己唯一的儿子苏阳进入道场习武,成为一名武者。如果儿子习武有成的话,先不说能否守护好自家的商铺,最起码在生命安全方面多少会多一份保障。
当时各个道场正方兴未艾,如雨后春芽般纷纷冒出来,学费也是贵得离谱,根本不是普通人家能负担得起的。
无奈之下,苏有财只好为苏阳选了一个收费最低廉的道场。那个道场连个正式的名字也没有,或者是因为场主太懒,干脆就叫无名道场。
而且其师资力量也是整个白沙城中最差的一个,连场主带教习竟然只有五个人,其中还有一个丫鬟,因此一直招不到什么生源。可即使是这样,那所谓最低的学费也数额不菲。
苏有财那时已经顾不得许多了,毕竟再差劲的道场也是道场不是?就算传授不了什么高深的武技,苏家多少也跟武者们有了一丝联系,再有人想到苏家商铺搞事时总得给无名道场留几分薄面吧?
苏有财的想法很朴实:就当是给家里求了张护身符好了,虽然这张护身符在当时看起来好像不太灵光。
因此,在整整纠结了三天三夜后,苏有财咬紧牙关,狠心变卖了大半个商铺,总算将学费凑齐,把独子苏阳送入无名道场,成为那间道场唯一的一名弟子。
但让苏有财没想到的是,无名道场并不像他当初想像的那般不堪。三年下来,经过大浪淘沙后,白沙城中的道场格局几经变幻,无名道场却始终屹立不倒。
原因无它,无名道场从不跟其它道场争抢学生啊。你说是道场的主人不求上进也好,还是说他深谙生存智慧也好,总之是安安稳稳地渡过了三年时光。
唯其不争,其莫能与之争。这是苏有财对无名道场最直观的印象和最深刻的总结,对于道场的场主,苏有财还是很佩服的。
而对于无名道场场主的赚钱能力,苏有财就有些看不上了,说得更确切一点是鄙视。
在白沙城中开办武道道场,为的就是赚钱,赔本赚吆喝,你图个什么?实在是很让人难于理解。
不过有一点苏有财还是很感激的。因为无名道场不知通过什么渠道,总能搞到一些奇怪的东西。比如时不时地弄出几件兵刃,丹药什么之类的货色。
要知道在如今一个两大集团开战的敏感时期,这两样东西都被一些大型商会把持,很少有在市场流通的。无名道场搞到的虽然都是一些大路货,也已经很了不起了。
而最让苏有财开心的是,很可能是因为自己儿子是无名道场唯一弟子的原因,无名道场搞到这些东西后,都无一例外地交给苏家商铺出售,而且价格很公道。
三年下来,苏有财原本只剩下不足一半的小商铺竟然起死回生,慢慢发展成为一家商社,虽然商社依然很不起眼,跟那些大型商会没法相提并论。
对此,苏有财自然是感恩戴德。闲暇之时,每每思及自己当初的决定,他都会在心里默默地为自己打个满分,顺便再给道场的场主点个赞,暗夸对方仁义无双,同时祈求无名道场能一直这样坚挺下去。
只是今夜苏有财的心情却有些不好,因为他白天刚刚得到一条不妙的消息。为了这个消息,他一直枯坐在书房的油灯下,等着儿子苏阳回来。
子夜时分,书房的门被打开,一道冷风将油灯吹得忽明忽暗,昏黄的灯影中,一个瘦弱的少年闪身而入,正是苏有财的独子苏阳。
见到苏阳进门,苏有财问道:“阳儿,往日掌灯时就能回来,今日却怎么这般晚?”
苏阳将一双手放到口边呵了两